長期戰役:從零打造居家辦公室—我的設備選擇 #WFHLog1

Wei-Fan Chen
11 min readMay 27, 2021

--

Fourdesire 是在發布三級警戒前(5/12),為了保護大家的健康與安全,就優先採取 WFH(Work From Home,居家工作)形式工作。當天中午宣布,下午四點就請大家整理身邊的工作設備,彈性下班帶著行李回家了。

我是一個很需要工作儀式感的人,因此家裡本來沒有安排可以工作的地方。在之前,我一直都很習慣在公司的辦公室待到很晚,然後回家就是躺在沙發上喝杯威士忌。萬一臨時要處理工作的問題,我通常是把 iPad Pro 配上鍵盤在餐桌上,就可以連線到東京的機房處理伺服器問題了。

(不過我在 WFH 的上週才買了我的新 Macbook Pro 來慶祝我成功的模擬了一顆 CPU,讓我有跑得比較快的設備可以繼續寫有趣的專案。)

這篇文章是單純要記錄跟分享,我這兩週買了哪些東西來打造我的 WFH 環境。

Day 1 從鞋櫃拆了層板放在紙箱上就開始工作了;Day 2 發現原來 iPad Pro 支援 Sidecar 功能可以當成外接螢幕;Day 3 想要站起來工作,所以搬了更多的紙箱;Day 4 想要同時有站立跟坐著工作,所以決定把鋼琴+層板當作工作台面;Day 5 螢幕跟升降桌終於到了;Day 7 因為房間 Wi-Fi 太差,買了 Powerline 來當網路線;Day 14 拿到了螢幕支架、鍵盤、滑鼠。

以下開始不負責任購物紀錄:

螢幕

以我的工作需求,27 吋 2K 解析度的螢幕是必要的,我才有辦法比較容易操作簡報跟一口氣看比較多的程式碼。Dell 的優點是很容易校出跟 MacBook 一樣的顏色,而 Dell 的 27 吋 2K 解析度顯示器好像沒有很多選項,所以這一題就毫不猶豫下單 U2722DE 了。

螢幕支架

因為主役是 Macbook Pro,而我又有大量的視訊會議(沒開玩笑,我一週的視訊會議時間可以長達 26 小時。)MacBook Pro 原本的高度會讓我一直要把頭放很低,才有辦法把臉放在正確的高度。這樣脖子跟脊椎很不舒服,一整天下來腰會痛死。Ryamii MS7 的螢幕支架有提供一邊是筆電托盤的版本,可以把筆電螢幕的高度拉到跟延伸螢幕一樣高。脖子舒服多了以外,桌面也清空不少。

升降桌

雖然我本來在 Fourdesire 辦公室是沒有在使用升降桌的(因為我在辦公室根本很少在位子上),但在家工作已經很少移動,整天坐著會讓人渾身不舒服,加上現在正值疫情,我已經幾乎不出門了哈哈哈,感覺一個升降桌是必要的投資。Loctek 的這款升降桌有電動升降,還有記憶高度按鈕,高度設定好只要按一個鈕就調整好了,真是開心。

P.S. 我跟別人分享升降桌有記憶功能的時候很興奮,結果被人說這已經是必備功能了,難道我老了嗎!
P.P.S. 我買的時候特價 NT$9,999,現在都要 NT$13,999 以上了,感覺賺到。

鍵盤滑鼠

外接了 Dell 27 吋螢幕,筆電也架高了,接下來需要一對藍芽鍵盤跟滑鼠。這裡我本來的首選就是跟在辦公室一樣的 Apple Magic Keyboard 跟 Magic Mouse 的組合,可是短版 Magic Keyboard 居然沒有黑色的版本!我主要還是希望外接鍵盤的十字鍵配置可以跟 MacBook 上的配置相同,才不用每次都要習慣很久。本來萬念俱灰,想說就買白色的組合吧!結果同事推薦了我 Slim X1 Bluetooth Baclit Keyboard,顏色跟配置跟 Macbook Pro 一樣,所以就跟黑色的 Magic Mouse 湊一對了!

P.S. Slim X1 目前為止的心得是按鍵 QQ 的感覺讓我打起字來沒什麼信心,有時候會重複輸出,用 Caps Lock 轉換輸入法會延遲,還有藍芽配對有時候會秀抖。所以我沒那麼推,嘖,為了好看,我暫時可以犧牲。
P.S. 我個人是不太愛機械式鍵盤,短鍵程沒聲音的鍵盤還是我的首選。之前跟同事一起集資買了一把會發 LED 彩色光芒的藍芽機械式鍵盤,我們兩個人都沒開來用過...(誠徵有緣人)
P.S. 2021/06/08 更新:我後來受不了 Slime X1 的藍芽延遲跟誤觸,最後還是買了 Keychron 的 K3 Keychron 紅軸,目前使用心得覺得很讚!應該要早買 K3 的!

電力線 Powerline

因為房間本身沒有牽有線網路,Wi-Fi 分享器在外面的情況下,讓我在視訊會議時,有時會因為網路不穩而無法順暢通話(這對我來說很嚴重)。不過朋友推薦了這個 Zyxel PLA6456 電力線:從路由器插上插座,就可以把全家的電源插座都變成網路孔啦!這是什麼黑科技!實際使用起來如果設定好的話,我的狀況是可以一直維持在 100Mpbs 左右(原廠是號稱可以更高,朋友也可以測到更高,但我實在沒有什麼時間設定跟測試,就先這樣吧!)用來開視訊會議已經可以非常穩定不用擔心斷線了!

有序延長線

這個好物我想不用多說了,加寬的插座還有隨附的壁貼扣套組,讓你的桌面線材乾乾淨淨,設計好看又有黑白兩色可以選擇,電線長度也可以選擇 1.8 跟 2.8 公尺。我自己是已經買了四條了(公司跟家裡都用),櫃子裡還放了一款備用。我找不到比這個更好的延長線了!大推!

跟工作相關的東西,位置配置如圖。

以下是想買,但還在猶豫而下不了手的:

路由器與 MeshPoint

聽說可以提供超強超穩的有線與無線網路,朋友大推,但價格太貴,我下不了手。我目前還是在用已經停產的 Apple AirPort Extreme 與 AirPort Express,感覺還能繼續撐下去。已經下手 AmpliFi ALIEN Router 的朋友拜託分享一下使用心得。

太平洋椅 Vitra Pacific

找一張好的椅子感覺除了可以坐得舒服,還可以拯救脊椎。但是不管怎麼找,好看跟舒適似乎都難以兼具。朋友推薦的 Herman Miller Aeron 據說很舒服,但我覺得不好看;同事推薦的 Backbone 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我目前最愛的「太平洋椅 Vitra Pacific」據說是 Apple Park 欽點的椅子,看起來還真的好看又...舒適嗎?沒試坐過不知道。但一張要價 NT$40,000 以上我實在下不了手。有緣人可以買一張借我試坐看看嗎?

Apple AirPods Pro

因為視訊會議多,而我目前還在用「傳統的耳機(就是要接線的那種!)」開視訊會議,身體被電腦綁架的感覺真的滿不爽的。所以一直很猶豫要不要買一個 AirPods Pro。不過我不喜歡耳道式耳機,覺得戴起來很不舒服,而且他既沒有黑色款,最重要的是一對居然要 NT$7,990...嗚,我覺得我可以先把耳機線用到斷掉?

P.S. 你問我為什麼不考慮 AirPods(非 Pro)?呃,因為我「曾經」擁有它,現在找不到它在哪,再買一個一樣的好像有點...蠢嗎?
P.S. 2021/06/08 更新:最後還是買了 AirPods Pro,心得是,我怎麼沒有早點買它!降噪模式、通透模式跟 MacBook 與 iPhone 之間的無縫接力真是太讚了!我終於擺脫了我的耳機線!

最後是一些跟工作無關但對我重要的:

吉他跟吉他架

我工作的地方旁邊鐵定要放一把木吉他。我放在家裡的吉他有七把,但最常用的兩把琴分別是 Martin DX2AE Macassar(木吉他)跟 Gibson Les Paul Traditional(電吉他),我滿喜歡 Martin DX2AE 的音色,很難得想像沙比利木單板琴可以有這種音色(而且這把琴是我的吉他老師老六幫我挑的,情感面無可挑剃。)放在旁邊就是開心,累了就是拿起來刷一下。

吉他架則是 Hercules GS414B PLUS,Hercules 的吉他架優點是用重力扣鎖吉他琴頸,輕鬆放上去就會自動扣住琴,輕輕往上拿鎖頭就會打開。既方便又能輕鬆保護愛琴,吉他架首選!

電鋼琴

因為客廳已經有一把 Yamaha U3 直立式鋼琴了,所以這把 Roland FP30 是拿來半夜偷練琴用的,FP30 算是 Roland 電鋼琴的入門琴,所以聲音就不要求了,但手感還是有一點模擬真實鋼琴琴槌的觸感,用來練練手指跟看譜找音還是很不錯的!此外,我覺得他的音源不錯,只是 Speaker 爛了點,受不了他的人,買個好一點的耳機吧!收納櫃上還放了一把小小的 Yamaha Reface CP,是一把復古的 Yamaha CP 系列副刻版,聲音實在太經典太可愛,但太不實用了,所以他現在算是裝飾的一種。(欸,不過放在那兒也看不太到。)

收納櫃、玩具跟書

最後!這個收納櫃大家猜多少錢!他在購物網上扣掉折價卷,只要 880!所以 880 的東西我們就不要要求他的品質了,他可以放東西,放玩具,放上我的 RX-78–2 鋼彈、樂高 Wall-E、還有《超級瑪利歐》20 週年紀念款 Game Boy Micro,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跟工作不相關的東西,都塞在左邊。

我覺得台灣的疫情目前看起來不太樂觀,所以看來我們要 WFH 不短的一段時間了,感覺好好打造一下安心的 WFH 環境,然後就宅在家裡不要出門,好好工作努力把每個一部份做好,也算是幫台灣抗疫付出一份心力吧!

你的 WFH 環境長什麼樣子呢?

希望大家健康,台灣也能早日復原!

--

--

Wei-Fan Chen
Wei-Fan Chen

Written by Wei-Fan Chen

CEO / Producer / Founder @ Fourdesire. Making games to bring impact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No responses yet